科幻與奇幻
科幻與奇幻之間的關係,一向是相當微妙的。
在這兩種作品還為數不多的時候,奇幻與科幻甚至可以說還沒有成為一種作品的種類,自然難以定義出作品的風格,我們可以簡單的分類乘這一些都是屬於幻想的作品。但是當這兩種作品越來越出現自己的風格氛圍,兩者之間的關係也就越發複雜,分野也逐漸變得模糊。
首先,我們先簡單的看看奇幻。
最早的奇幻,可以一路追溯到口耳相傳的各種民間傳說以及史詩上面。最容易想到的,許多的童話故事裡面都有魔法的影子:白雪公主、睡美人、糖果屋……等等。裡面已經有彎著腰在大鍋旁邊燉煮著毒藥的巫婆,有會說人話的動物,騎著白馬的騎士或王子等等。雖然我們知道這些童話的收集者是格林兄弟,不過這一些東西並非是他們自己的創作。多數這類奇幻裡面的設定都有著相當古老的歷史,像是巫婆的大帽子、長著許多肉瘤的醜陋鼻子等等,其最早的來源甚至已經很難考證。不過我們可以簡單的說,基本上的奇幻設定,是我們把過去的神話以及傳說等設定,加上一些補充,使之比較完整的動作。像是有名的魔戒,就是將精靈矮人等傳說加以豐富之後,成為一個較為完整的世界觀。
再來說到科幻。
最早的科幻公認是作品科學怪人。基本上如果把裡面的電力給予生命要素改變成為一種未知魔法,那麼整部作品就成為了奇幻作品,但是使用了電力與對生命能力(當時的人相信電力對於生命)解釋之後,這裡面就增添了科學的色彩,爾後的變化則如同大家所知道的:星際旅遊,機器人等等的東西演變出來,基本上裡面的設定則是以科學的推演為基礎。
所以說,這兩種文體根據歷史看來,完全是從不同的起點產生,照理說應該有很大的不同。那麼模糊的原因在哪裡呢?
根據維基百科,「奇幻小說與科幻小說不同之處在於之背通常較偏向非百分之百理性或是不可預測的世界結構上(內容多有魔法、劍、先知),以時間序區分,奇幻小說較偏向過去也就是歷史中尋求背景依據或是相似,而科幻小說則會偏向現有科技的延續,強化及加強科學方面想像。」這是一個很不錯的說法,作為一個百科全書的簡短介紹也已經足夠。但是如果仔細思考…就會發現這段說法裡面有諸多不足之處。有許許多多的奇幻科幻作品是遠離這一些所謂「通常」「多有」的規則。
舉例,星際大戰這部作品,無疑被歸類於科幻的範疇裡,但是裡面除了星際暢遊等無疑是科幻設定的部份之外,有許許多多的地方是偏向非理性的。像是要獲得力量所要做的事情是鍛鍊心智,這種作法其實跟奇幻裡面巫師的訓練沒什麼兩樣。再者,最近(2012年4月)相當出名的飢餓遊戲,裡面的重點也從來不是討論現有科技的延伸或者想像。但是裡面所出現的諸多科幻元素又足以使他會被歸類為科幻。
即使是奇幻作品裡面,魔法與劍相對不明顯的作品也是相當的多。
甚至可以說,在各種作品,即使百分之百可以歸類為奇幻的遊戲魔獸爭霸和英雄聯盟裡面都隱藏了非常多科學的影子:像是古怪科學家,使用飛船與直昇機的矮人族等等,都是可以在這兩個遊戲中見到的角色。
說到這裡,相信讀者們相當迷惑了:那麼,到底是什麼東西造就奇幻跟科幻之間的分野,又或者這兩者之間分野其實相當模糊? 如果是後者,那麼又為什麼我們認知上似乎一直認定奇幻/科幻之間的距離相當遙遠?
我們可以一起作一下腦力激盪。先想像一下一個簡單的故事: 一個水晶般的城堡,裡面有著許多魔法製作的僕役和各種魔法符文。這一些僕役跟符文被創造出來的理由就是保護裡面的聖劍,等待命運中的騎士過來領取並使用。
這個故事是百分之百的奇幻。有魔法,有符文,有命運的等待與騎士和城堡。並且具備了滿滿的奇幻氛圍。
現在,我們把一些元素轉換為科幻元素:
一個高科技製作的水晶堡壘,裡面有著許多高科技製作的僕役和各種科技陷阱。這一些僕役跟陷阱被創造出來的理由就是保護裡面以最高科技製作的一把雷射槍,等待命運註定的使用者過來領取並使用。
這作品相信大家會覺得,這根本不是科幻,而不過是披著科幻皮的奇幻作品。裡面沒有對新科技的說明,沒有一般科幻該有的氣氛,甚至還有一點都不理性的水晶堡壘跟所謂命運的使用者。
那麼,我們參考維基百科所說,「奇幻小說與科幻小說不同之處在於之背通常較偏向非百分之百理性或是不可預測的世界結構上(內容多有魔法、劍、先知),以時間序區分,奇幻小說較偏向過去也就是歷史中尋求背景依據或是相似,而科幻小說則會偏向現有科技的延續,強化及加強科學方面想像」,將裡面非理性的部份去除掉,並且對科技的存在進行一番解釋。
一個高科技製作的強化防彈堡壘,裡面有著許多高科技製作的機器人以及各種科技陷阱。這一些機器人跟陷阱被創造出來的理由就是給予每個挑戰者極高難度的考驗,獎品則是裡面一把以最高科技製作的雷射槍。
看起來相當不錯了,對吧?即使裡面還是有一些謎團,像是為何區區使用一把雷射槍會需要考驗使用者的心智跟肉體強度,不過我們已經可以自己說服自己這都是有非常好的理由。像是可能這單純跟製作者的執念有關,或者其實這不過是一個陷阱,欺騙來挑戰的眾多挑戰者等等。
但是且慢,如果我們非常故意且仔細的的,作一番模糊,改編成以下這個故事,會怎麼樣呢:
一個以失落科技製作的強化堡壘,裡面有著許多失落科技製作的機器人以及各種陷阱,這一些失落科技的來源全不可考,但是以主角的所知,可以知道裡面一部分運作的原理以及維持永續運作的精妙設計。這一些機器人跟陷阱被創造出來的理由就是給予每個挑戰者極高難度的考驗,獎品則是裡面該失落科技的最高等級產物:傳說之中沒有槍能勝過的一把寶劍。唯有使用者自己才能感受這個寶劍到底是怎樣達成
這就有點複雜了,不是嗎?裡面對科技的說明相當不明確,僅僅以失落帶過。對於怎樣勝過槍枝也沒有解釋。但是要說他沒有給予足夠的解釋,卻也
到這裡,我相信讀者們能開始理解我想表達的概念:所謂的科幻與奇幻,到最後讀者所分辨的主要依據,最原始其實是裡面所蘊含的元素。有著騎馬的騎士、使用黑暗魔法的反派、發光的聖劍等等,這一些作品就容易會被歸類為奇幻,而有著機器人、星際旅行等等元素的作品則一般被歸類為是科幻。不過因為這一些作品的累積,逐漸堆積出一種自己的風格與氣氛,所以當違背這一些風格或者氣氛的時候,我們就會對作品歸屬的種類有所質疑。但是當嶄新的作品出現,破除掉這一些過去所累積的息怪,我們就會無所適從,最後回到抓著裡面元素來判斷作品種類的狀況。
又一個簡單的對比,是機器人與魔像(Golem)的概念。同樣都是身為人造的高智慧非生物,但是兩者之間有很多的差異。先說機器人,自從艾西莫夫以來,機器人就大多是非常理性、能冷靜計算解答,但是難以理解感性的存在;而魔像則一般是沒有自主意識,完全受創造者所控制,比較沒有智慧的感覺。但是認真說,這兩種事情都不是必然的,奇幻的魔像當然可以因為魔法的效力而具備自我意識與高等智慧,機器人當然也可以設計的非常沒有理性,而且如果破壞嘴中的一塊「小牌子」就會自我摧毀。不過這樣的設計就會讓人迷惑,這樣的作品還算是科幻/奇幻嗎?還是根本只是披著對方外殼,實際卻跟外表大不相同的作品?
如果我們單看這一個設定,其實沒有辦法區分,具備非理性的機器人出現在科幻作品裡面一點都不奇怪,而具備自我判斷能力的魔偶也可以出現在奇幻作品裡面。我們到最後只能依據作品其他的部份,來感受這一步作品的氛圍,進而做出這作品是科幻亦或是奇幻的結論。
掌握這一點之後,我們就可以理解,對於科幻與奇幻裡面模糊的地方在哪裡,另外對於這類作品的創作也可以減少一些畏懼。只要抓對了要點,我們不僅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創作時需要的是什麼東西,另外也可以大膽的把兩者作融合,甚至是創新。
(文章備份:2012-06-09)